第十五章 善(2 / 6)
是善……”
想起父亲这番话,他忽然若有所悟:做人做事相通,人心己心,也都一样。但凡是人,生来恐怕都带着些恶。只是,起心虽同,归心却异。归于善,便善;归于恶,便恶。恶是苦,既苦己,又苦人;善是欢喜,自己欢喜,别人欢喜。
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一松,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咧嘴笑了起来。心想:有恶念不怕,只要能归到善处便好。眼下并不能断定作绝张用真是在戏耍,彩画五装,碾玉典家不须去,只剩解绿夏家。夏家和别家不同,一定得去走一遭。无事最好,若真有凶事,能帮则一定要帮,其他不必多想。
于是,他挎起箱子,大步朝解绿夏家走去。
和青绿装相比,解绿装多一层土朱色。先用红料刷底,边缘用青绿叠晕装饰。近年来,解绿装也效仿五彩、碾玉等装,绘制一些花饰,叫作“结华”。如今解绿装手艺最高明的是夏升。夏升今年不到三十岁,最擅用红绿二色,红者明艳如蕉花,绿者鲜翠如蕉叶,因此人都叫他“夏芭蕉”。
夏家最为人称道的却并非夏芭蕉,而是他娘盛氏。夏芭蕉六岁那年,他爹做活儿时,不慎从楼檐上失足摔死。夏芭蕉那时年幼,还没得来及学彩画手艺,他家祖业原本便要从此中断。谁都没料到,他娘盛氏自嫁入夏家后,一直留意丈夫做活儿,从颜料选矿、研磨兑色,到画艺技法、通体配色,全都记在了心里。她便凭着记忆教导儿子学彩画,不到十年,竟教得儿子学成了一手绝艺。她更仔细揣摩五彩、碾玉和杂间装,将“结华”技法引入解绿装,让儿子超迈父祖,卓然自成一家。
为了让儿子在彩画行立足,她又竭力团拢几大名家,求他们提携。她为人活泛,话语甜巧,那几家又念着他们孤儿寡母不易,都尽力帮扶,连那年宫中秘阁绘饰彩画,也招了夏芭蕉同去。才两三年,夏芭蕉便已在京城彩画行稳稳立住脚。解绿装那些老手名匠瞧着他结华技法新鲜夺目,反倒都来向他求教。人靠人推,名借名重,无形中,他隐然成为解绿装第一名匠。盛氏怕儿子自骄自满,一直严加管束。儿子交什么人、接什么活儿都得先经由她相看取舍。她家虽早已不愁钱粮,又娶了儿媳,仆婢也雇了几个,儿子一饮一食、一衫一袜,她都仍要亲自照料。
黄瓢子浑家阿菊最仰羡的便是盛氏,盛氏也从不嫌贫爱富,见阿菊做事勤谨,也甚是喜爱。黄瓢子和阿菊当年的亲事,除了行首史大雅,出力最多的便是盛氏。
黄瓢子进了内城,来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