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书童、铁箱(3 / 7)
半晌,门开了一半,一个老妇托着盏陶油灯,她身后站着个十七八岁、样貌清秀的后生。
“周小瑟?”梁兴试探。
“你不是楚家的人,我没见过你。”后生眼现戒备。
“我是楚澜楚二哥的义弟。”
“你要问什么?”
“楚大哥的事。这里说话不便,能否进去说?”
老妇和后生迟疑了片刻,才拉开了门。梁兴忙抬脚进去,后生引着他进了正屋,一间寻常的村舍。后生并没有让座的意思,老妇端着油灯,也满脸惊疑。
“大官人是自己滑倒的,跟我无关。”后生气呼呼地说。
“当时你离他多远?”
“那天大官人吃了酒,性子变得极暴躁。他脚步不稳,我要扶他,他一把打开我的手,大声呵斥我不许跟着,自己去了蔷薇架后边解手。我就在太湖石池子边等着,隔了大概十几步。后园子很静,只有鸟叫声,大官人撒尿的声音都能听见。他尿完后,过了好一会儿,都听不到动静,我才绕过蔷薇架去看,见大官人已经倒在了地上,不动弹了。我忙过去扶他,只见他头顶上汩汩地冒血,嘴微微在动,却唤不醒。我忙去喊大娘子她们,等回来时,大官人已经没气了。”
梁兴看他说话时,鼻翼翕张、眼中情动,应该没有说谎。
杜氏和明慧娘走后,丁豆娘收拾好东西,挑着空笼屉往家里走去。
关于庄夫人和董嫂的死,包括杜氏和明慧娘在内,大家都只哀叹两人命太惨。丁豆娘却隐隐觉着其中有其他原委,甚至和食儿魔有关。不过,事情经过她只听杜氏讲过,详情还不清楚。眼下没有其他出路寻回儿子,从这里入手,或者能找见些什么。
到了家,院门虚掩着,她推门进去一看,丈夫坐在堂屋门边的小凳上,垂着头,缩着肩,脚尖不住抖着,像是犯了大错、缩在角落里的孩子一般。听到声音,她丈夫抬起头,望了她一阵,目光又悲又苦,又看了看她挑的屉笼,忽然露出些苦笑:“你卖豆团去了?”
这些天来,丈夫这是头一回认真跟她说话,她看着丈夫那焦枯的脸,心里涌起一阵悲酸,眼泪险些掉下,根本答不出声,只点了点头,转头朝厨房走去。丈夫却又说道:“这样好,这样好,等儿子回来,家计仍在。”
丁豆娘眼泪再忍不住,忙几步走进厨房,撂下挑子,躲到灶台边,用手捂住嘴,狠命哭起来,直哭得声音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