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举步维艰(4 / 7)
虽好,但也只能作为高能食品组成结构中的一部分,要想真正实现周恒提出的要求,只需要每天食用几粒胶囊,即可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营养成分和热量,单单只是一个螺旋藻还差得很远。
三个人都是基础学识无比扎实的专业人才,再加上三人齐心协力,只是短短几天工夫,汇集到的资料信息就已经可以抄录出几本书了,再加上习惯使然,这三人也忘记了周恒是否能听得懂、听得进去,总之就是不管不顾的说出各自的收获。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说话的度又不是一般的快,还了一般人,哪怕是苏教授这样的人来,也未必能听得明白他们都说了什么,也就是周恒,他掌握的只是虽然没有这三人多,但最基础的生物工程学却牢记在心。
哪怕是暂时听不明白的,他也可以记在脑海中,留待事后去仔细琢磨。
周恒认真听取着他们三人的讲述,同时也在不断地将听到的信息反馈给兜里的“爱疯5”,他的手掌就插在口袋里,从“爱疯5”在他手上那一跳一跳的回应来看,显然是接收到了这些信息。
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三个书呆子总算把肚子里的存货都交代出来了。
“也就是说……老马你倾向转基因食品研究,老常对合成食品和人造食品更看好,老伊觉得高压太空食品有搞头?”
在听取了三人的汇总性报告后,周恒也大致整理出来了三人各自的研方向。
一个人一个想法,更何况是三个人?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的想法和认知,认为自己的念头才是对的,这一点很正常,要不然为什么研究机构都需要一个牵头的领头羊呢?也只有统一了思想,才能做到万众一心、齐心协力。
当然,以周恒现有的实力,所谓的万众一心还稍微远了点,他所能做的,就是统一眼前这三人的思想。
在周恒看来,这三人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很好,但都不太靠谱,至少不符合周恒对高能食品的要求。
转基因食品是很好,有利有弊,但研所需时间肯定会很长,周恒可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去等待,再说研周期长久意味着资金投入量大,这也是周恒不看好的原因。
合成食品和人造食品有点类似,前者是利用遗传变异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制造出来的食物,类似于天然食品,至少在口感上很难区分得出来,而后者则包括了周恒给出的建议,例如收集藻类微生物,合成浓缩蛋白,螺旋藻就是其中的一种。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