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举步维艰(5 / 7)
过这一条又被周恒pass掉了,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口感或营养再好再丰富,也还是抵不上的周恒高要求,只是胶囊一项就能难住无数人,把合成食品和人造食品做得像胶囊一样这很简单,但要说吃上几粒就管饱,那么就是很扯蛋的事了。
倒是最后一项,伊春杰提出的高压太空食品,这一条很符合周恒的心理底限。
利用高压封存压缩技术,将真正的太空食品进行收缩处理,并最终形成固态密集度极高的高压食品。
但经过了伊春杰的仔细描述后,周恒不得不一声叹息,放弃了这个看似很美,其实并不现实的提议。
先不说真正的太空食品从哪来,就算通过各种关系能搞得到,但高压技术的成本呢?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就现阶段而言,唯有日本等极少数国家掌握了高压加工法技术,而要引进这项技术,所需的资金无疑是天价!
退一步说,人家肯不肯出口给你技术和设备还是两说呢!
安全、方便、快捷、低廉——这四项就是周恒对高能食品的最基本要求,脱离了其中的任意一项,都会被他看做是失败。
就在周恒和三人讨论的节骨眼上,苏教授一个电话打到了周恒的手机上。
“小周吗?我和我的老同学已经沟通过了,他同意让咱们使用生物和化学方面的实验室,不过试验费用最低也要一天五千,而且最多只能用半个月。”
“没问题,答应他好了!反正我估计也用不上太长时间。”周恒对他口袋里的个人辅助系统抱有足够的信心,寻找实验室只是一个借口和幌子,以此来证明他是通过正儿八经的研究,才把高能食品搞出来的。
赶在下午三点前,周恒和马立斌等三人组,在苏教授的带领下一同前往中科院金州分院。
中科院分院的位置也不算远,就在金州大学两站路以东,不过再怎么说也是中科院的分院,占地面积可是毫不含糊,比起整个金州大学都要大上一倍有余。
苏教授的这位老同学大概是位高权重事也多,又或许是忘性比较大,总之把苏教授等人晾在办公室差不多半个小时,这才姗姗来迟。
“呵呵,实在是不好意思,让老苏你等了这么半天,主要是院里刚才开了个紧急会议,我也是没办法的事,脱不开身……”这位姓邵名宗斌的中科院分院副院长年纪和苏教授相差无几,可他的面皮倒是绷得很紧,大约是物质生活极为优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