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8 / 13)
结文自述来看,我个人是觉得他有点过于着相了。借用杨昆和丁三对大侠的剖析,我也认为小说有四种状况:有一种小说,作者与读者都不相信有什么意义,大家就是写着看着玩;有一种是作者呼天喊地相信自己在写一部穷尽人性的大作,而读者看得无动于衷;有一种是作者和读者都很严肃地相信这是一部意义深妙的作品;还有一种——我觉得最佳状况,是作者下笔时并不去想有无精义,而读者能从中领悟很多。
在这种意义上而言,我觉得作者实在没必要纠缠于第三卷有魂无魂,只要他能在第三卷中维持第二卷编写故事的水准,并且把第二卷结尾草率的地方好好修改下,就会是近年来少有的武侠妙文。缺月梧桐并没有引入什么新奇的概念而能写出一个精彩好看的故事,是很难得的能力。尤其在网文中,网文中太多靠发掘新题材走红的作者了,然而题材总会老旧。
我还是相当希望作者能写第三卷的,并认为第三卷大有可突破的余地。当然作为一个看盗贴的人,作者写与不写,写多少实在没我啰唆的余地。不过我觉得以作者每周甚至每旬更新一次的速度看来,我觉得他给杂志写小说比在起点写vip更合适,因此向几个熟悉的武侠杂志的编辑推荐了一下。既然是推荐就要诚心一点,因此写了这篇乱七八糟的粗评。
江湖夜雨十年灯
——读《缺月梧桐》兼结束武侠阅读兼怀故人
作者:老假师傅
※※※
“人的难题不在于他将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威廉·詹姆斯
大约十年以前,我以一本假借温瑞安之名写的《江南七煞星》开始进入我的武侠阅读进程,十年后的今天,缺月梧桐的同名小说《缺月梧桐》算是给这段历程划上了一个并不心甘的句号。凭着这易损的肉体,我竟然走过了一段如此多梦而又多劫的路程。阅读《缺月梧桐》绝对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事实上,每读一章都能清楚感觉到苦涩的感觉;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若干年后看一本如此不像武侠的武侠小说,就像我从未预见到我的人生路程离我的理想竟会如此渐行渐远。就像我以前说过的,打动我们的从来就不是作品的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经历。看着《缺月梧桐》,就像看着自己的青春,那已经老去的青春和“不着调”的理想,已是那么遥不可及,却又还是依旧美得那么令人心碎——把美的东西毁给人看,我想,《缺月梧桐》就是这样的一部悲剧吧,或者称之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