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5 / 7)
小郎君,郭十五郎若是与储君走得近,琼王一派岂非多了一条理由——说太子有意效仿外祖家,心怀不轨云云……如此丰淳的压力更大!
所以郭十五郎重回长安后,完完全全只能掩藏身份与行迹!而他想要恢复从前的光明正大的行走在长安各坊之中,惟有洗清郭家的冤屈,但这冤屈,是宪宗皇帝与杜青棠都明白的,也是郭守自请的牺牲!在宪宗一朝,他永远都无法洗干净,甚至他也不能提,若是不提,郭家的牺牲、文华太后的死、茂王的死,宪宗皇帝与杜青棠终究是对他带着一分愧疚,对丰淳与元秀也是,如果他提了,那么宪宗皇帝与杜青棠只会惊怒交加,然后毫不迟疑的将此事落为死案,并且牵累到了已经移居到西川的郭家血脉全部灭口!
郭十五郎也许不在乎连累了丰淳与元秀,可他未必不在乎西川的亲人,以及郭家的未来。所以他帮助丰淳,是因为丰淳毕竟也流着郭家一半的血,位传二十一代后,郭家的委屈才有可能说出来,只是有可能,还要天时地利与人和,否则就算谶语这一重破了,叫皇家就这么背上了委屈功臣的名声,李室也是不愿意的。
琼王李俨是宪宗皇帝的罗美人所出,与郭家没有半点关系,若是他继了位,那么当然是完全的站在了皇室的角度来处置此事,要是他知道了郭家的牺牲,未必会感激什么,说不定还会暗中命人彻底的灭口,以保全皇室的声誉。
而丰淳对文华太后感情极深,何况他储君之位被摇动、在朝中艰难,与失去母族助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必定即使与郭家先前交往不多,也该因文华太后的缘故存着一份眷恋。
所以郭十五郎无论会不会迁怒皇室,都会帮助丰淳,只是……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然而这个从前的世家幼子居然能够在家族倾覆之后迅速接收了残余的势力并插手到了储位之争里去——虽然这里面定然有宪宗皇帝与杜青棠为着郭家牺牲的缘故做出种种让步与协助……但也足见他本身的能力。
这么说来,丰淳继位之后对着杜青棠穷追不舍,是不是有他的缘故?
若不然,丰淳气度再小、再因为文华太后记恨着杜氏,到底也是宪宗皇帝一手教导出来的……一登基就与杜氏翻脸,对大有贤名还故旧满天下的宰相大加贬斥——那可不是盛世之时没有旁的忧虑的情况下,皇家一言一语可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生死随意!杜青棠之名震慑诸镇,比起丰淳这个新君来,威望不可同日而喻,何况杜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