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6 / 7)
棠纵然没有这样的声望,丰淳一上位就迫不及待的清算前帐,也会叫从前支持过琼王的一干人心惊胆战,人若是害怕得极了被迫得急了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这到底也不是明君该有的气度!
这一回邱逢祥宫变,翌日清晨群臣齐聚太极殿上议政,这里面固然有杜青棠的威望并邱逢祥军权的威慑,可与丰淳登基三年有余,虽然有勤政之名,却处处追着杜氏不放有关——撇开了那几个忠直的臣子如张明珠、孟光仪之类,宪宗皇帝时的老人,慑于那位英主的手段,并杜青棠当时的能耐,哪一个不是惟此二人马首是瞻?
先前琼王之所以被视为新储,并非因为他本身多么的出色压过了丰淳的风头,不过是因为先是宪宗皇帝开始表示对这个皇子的宠爱与喜欢,后来又为他娶了杜青棠的外甥女陶氏为正妃,如此才有了丰淳储君之位不稳之事——当时丰淳步履艰难,便是因为大部分臣子都是揣摩过了丰淳与杜氏的心意表了态,所以当丰淳继位后就开始了对杜氏的打压起——这些人如何会心安?
邱逢祥的宫变成功,朝臣里面很多人,甚至是松了口气!
如今元秀回过头来想了一想,越发觉得丰淳承位之后的举止委实太过昏聩了些,本朝到了元秀这里,公主已经是明着不议政了,元秀年纪小,又从无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心思,听着宫人说丰淳甚为勤政,自然不会去多嘴过问朝堂之事……如今看来,宪宗皇帝亲自教导长大的储君,竟会是如此愚蠢之人吗?
不提琼王一派当时处处寻着丰淳的不是想着废储,宪宗皇帝是何等老辣的眼光?丰淳若是先前在他跟前是这等短视之人,以宪宗的果断,恐怕再对文华太后有所愧疚,也断然不会叫他继续承位!至多为了他的性命考虑,如后来临终前安排琼王一样,封一个偏远之地远远的打发了他去!
那么又是什么叫丰淳继位后一反做储君时候的精明?
郭十五郎!
这个与丰淳并自己都有着血脉关系、极深牵扯,在丰淳最为仓皇无助时伸出了手的舅父……丰淳信他,怕是超过了宪宗!
元秀攥紧手中的帕子,她思索了片刻,对于文融道:“此事极大,你放在了心里谁也不许去说,另外你明日再去一回延春殿,问一问利阳公主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再请耿静斋去看一看!”
“是!”于文融点头道,“如今宫里情形与从前不一样,奴晓得轻重,除非是阿家吩咐了往外说的,否则就是打死了奴,奴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