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1)(3 / 23)
乃至西晋南北朝时期,驼帮、马帮各踞码头,火拼数年,终形成南北二势。南为马帮,走山道;北为驼帮,穿漠海。南北中间,就有落难者搭棚而居,久而久之,自成一族。
后匈奴起兵,奸女杀子,掠走布匹无数,河阳大乱。
永嘉六年,张轨分河阳置郡,安置中州流民,人烟日渐繁荣。
太宁元年,西安城豪门杨光携妻小过河阳,进西域,遭马帮袭击,杨光被乱马踏死,妻杨林氏落难,后随了马帮头子。杨女生性豪爽,侠肠义胆,家仇父恨,令她一怒之下抢了烟花巷的地盘,仗着母亲的庇护,做起了河阳城烟花巷的老板娘。此后,河阳烟花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向上,不出几年,便独成一业。
咸安元年,河阳大水,百姓流离失所,河阳遭灭顶之灾。
隋开皇二年,兰州巨商贾庆在河阳开钱庄,百业待兴,交易日盛,百姓安居乐业,驼马二帮相安无事。开皇五年,马帮二帮主长女重操烟花,河阳夜夜笙歌,好不热闹。
唐贞观十二年,河阳大风,风起风落,百草无一生活。后大旱,饥民逃难四野。
天福七年,河阳大雪,平地五尺,民多冻死!
北宋咸平六年,河阳大疫,死亡枕藉!景德三年,大水,禾稼尽,人相食!
南宋淳熙三年秋七月,逢大旱,蝗大起,食稼殆尽。
宝庆二年三月,大旱,民无所食。七月,成吉思汗领兵攻河阳,河阳为蒙古汗国占领。
元泰定二年七月,河阳地震,死人无数,余震持续数年。
民国十八年,河阳大饥荒,疫病蔓延城乡,饿殍遍野。
说书的文老先生每每讲起这些,无不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文老先生有一挚友,名黄益,祖上为儒学大师,深受乾隆皇帝青睐,赐一宅院。黄益一生饱学诗书,与文老先生志同道合,合建河阳书院,书院落成后不幸染疾而亡。文老先生无不悲痛,遂将黄益长孙收于门下,潜心培育,谁知孽子不肖,与文老先生的独子一道贪食大烟,又遇民国连年战乱,黄门家业衰败,至黄益唯一后人黄风娶妻生子时,家境破败到只剩一古宅子。后“文革”遭焚,黄家沦为贫民。念及两家世交,文老先生将黄风小女丫儿过继门下,终日端茶倒水,侍候爷俩。
河阳为内陆沙漠气候,多风。史书记载,河阳风灾频繁,风祸不断。东晋穆帝永和七年,河阳大风拔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