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1)(4 / 23)
,黄雾下尘。清康熙四十七年春三月二十五日,河阳昼晦如夜,禽鸟死者无算。民国二十七年,河阳暴风为灾。一九六三年,河阳大风日数达三十九天。一九七一年六月下旬,河阳出现十二级大风三次……
气象学上风灾分为大风和干热风。民间分为黄风、红风、黑风。
一曰黄风,多发于三、四月间,起时就地打旋,螺旋式升腾,及半空中化为风流。来势较猛,但风力较弱,一般只染尘天气,对农作物伤害不大,偶尔携有疫菌。百姓经它一吹,轻者患流行疫病,重者染重疾,久病不起。黄风起时,天晴地朗,没有先兆,频数又多,常令百姓防不胜防。因旋风携土带尘,看上去如黄雾,故俗称黄风。黄风来势若飞机,快且猛,来不及躲,轰隆隆一阵响,眼前顿觉一片浑黄,鼻孔中卷入很重的腥味,过后满脸蒙尘,耳孔里灌满沙子,牙齿三天都刷不干净,吃饭时一嘴的沙尘味。如有女子立于风中,黄风一如男人的厉手,从裙裾处猛一下将其掀起,眨眼工夫,女子裙摆便倒卷蒙头。风力稍猛,那裙便从头上飞起,如一朵蘑菇云,开在半天中。黄风虽让女子蒙羞,但却不伤及女子肌肤,还算善风。
二曰红风,多发于七、八月间。起时在远天极目处,其状若一团红云,翻卷而来,速度如火车,轰轰隆隆冲过来,一路掠草折枝,吞没飞鸟,挟沙裹土,天地即刻混沌。白昼如蒙上一幕暗红帘子,霎时昏浊一片。风过草死,庄稼连根拔起,树枝断裂。禽鸟卷入风中不过一个时辰,纷纷气绝力尽。如有女子立于风中,裙衣必将从四处撕裂,碎成布片,露出白嫩细滑之玉体。瞬间风沙洗劫,便成了一具染满红尘的沙鼠。起红风时,空中必携豆大的水珠,那是大风卷起一路河水所致。水珠碰在女子玉体上,转瞬凝为红泥,牢牢粘在肌肤上,过后三天泡在浴缸里,也未必能还原肌肤原本之亮色。
红风来势看似慢,但实有排山倒海之势。红风起落数日,等天地在昏暗中醒过,才发现绿绿的麦田不见,碧波的河水成为红泥流,八月的树枝剩下一具泥树干,屋顶瓦揭,玻璃破碎,飞鸟绝迹。不出半月,大地变色,枯黄早至,人畜染疫,疟疾肆行。
三曰黑风,也称绝命风。状如黑兽,起于天地相连处,行走如巨型坦克,可使山崩地裂。小树连根拔起,大树拦腰折断,农舍一一摧毁,飞鸟在离风几十里外早已气绝。小河一风掠尽,大河碎石填干。风中挟裹的不再是沙尘,而是石子、瓦块,噼噼啪啪打在城市脸上,城市瞬间暗无天日,一如遭遇地震。如有女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