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菩提子(5 / 6)
作阿旺嘉措。洁净的水,洗净了他身上的污浊,他变得洁净了。在这样的仪式中,阿旺嘉措获得了神的眷顾,神灵通过洁净的水,赐予他健康的身体,以及未来的希望。
这是这个孩子一生中,第一次的改变。父母用尊贵的方式,来为他获得生的希望。以后,他还将面对改变,不过那些尊贵的方式,或许不再为他带来生的希望。
寻访人回到了布达拉宫,他告诉桑结嘉措,他在门隅找到了一个小男孩。他是门巴族的小孩,才三岁多,一眼就认出了五世达赖的铜铃,还拿起来玩耍。这个男孩,长相十分富贵,超越了常人,拥有尊者才有的三十二吉相、八十随好。他一定就是五世达赖的转世!
桑结嘉措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并不急于迎接转世灵童,他还要继续享受天下为尊的快意。他只让人秘密地关注这个男孩,不吐露任何风声,只待需要的时候,再带他来拉萨,做自己的挡箭牌。
桑结嘉措让小树在森林里自由地成长,他却磨好了斧头,只待合适的时机来砍伐。
门隅位于西藏的东南面,是群山环绕的吉地。虽然远离政治中心,却有着西藏最为温润的气候。这里被称为是西藏的江南,雅鲁藏布江带来了温暖潮湿的空气,即使高原已经冰天雪地、寒风凛冽,这里依然山青水碧、春意盎然。
这里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几乎与世隔绝的世界里,有远处的雪山护卫着安宁,有溪水和草场养育着生命,甚至有密密的森林出产罕有的宝物。这里的人平和而热情,过着自给自足的悠然生活。
这一切,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为何世人心中的至美处所,都是那与世隔绝的地方?后来细想,原是那无所争执的悠闲,才可孕育出理想中的桃源。昔日老子宣扬“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却被世人的野心嗤之以鼻。人们在权势的争斗中,烦恼莫名,这才怀念起那无忧无虑的境界。世外桃源,能让世人逃避烦忧,是精神的慰藉。
人们都迫切地,寻找那隐世的佳境。南阳的高士刘子骥,为桃源耗尽心力,寻之不得郁郁而病。陶渊明则找了一处山野,过优哉游哉的世外生活。希尔顿的小说,让更多的西方人,加入到了世外桃源的寻访行列中。
可一切的美好,皆在桃源中人的一句话:“不足为外人道也。”不与外界打交道,是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