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菩提子(6 / 6)
持其至美的关键。
所以,太守和刘子骥都找不到桃源,希尔顿和西方的探险家也找不到香格里拉。只有永不被世间的污浊沾染的处所,才能保持至美。想来,这些至美之地,也在竭力保护自己的纯粹。
门隅,就是这样纯粹的处所。密林与山石阻挡了世人的脚步,只有坚强的门巴人能够在此生活。他们享有这里的山水,享有这里的富饶。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墨脱,是这里的极端。政府为了改善这里的贫穷,一次又一次地修建道路,道路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山洪、泥土所毁。当外人为一睹这世外的桃源,千里跋涉,气喘吁吁时,门巴人却帮他们背着重物,轻巧地翻山越岭。这是他们的天地,不是我们的花园。
门隅的其他地方,也在如此保持着自我。在西藏,这里的道路是最艰难的,随时受到山洪、泥石流、冰雪的阻碍。自然每得逞一次,这里就会获得一时的安宁。这就使得这片天地,到了现在也还能保持一种原始的美。
阿旺嘉措就生活在这样的至美中。他与邻里相亲,与天地作伴。他在自由的天地中生长,享受着父母的疼爱。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真,那么纯,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益纷争,生活就是铺卷的诗画,随性的浪漫,浸润着阿旺嘉措的身心。如果此时,他心中有不动的须弥山,那须弥山所代表的,定是这美满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使他和其他的转世灵童不同。那些早早就被认定为转世灵童的孩子,早早便被送入佛寺学习。桑结嘉措的野心,使阿旺嘉措享受了更多世俗的生活。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童年的经历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而阿旺嘉措世俗的童年,也决定了他的一生,将是充满世俗浪漫的一生。
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当阿旺嘉措和父母、朋友们一起欢唱属于他们的歌时,他未曾想到,诗歌将成就他的一生,也将毁灭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