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万籁(2 / 3)
的一切呢?
仓央嘉措想起了临行前写的一首诗:
求汝云间鹤,
借翼一高翔,
飞行不在远,
一度到理塘。(刘希武译)
飞行不在远,但即便能做短暂的飞翔,那也能享有自由。他不愿意离开生养他的土地,他还眷恋这片天地。
看着前路,仓央嘉措心中涌动的,是不舍,和迷茫。
当队伍行至青海湖时,已经到了秋天。高原的天,在此时格外的高远,但晚凉中,却多了凄凉的气息。
月色朦胧中,茫茫的青海湖看不到边际。清冷的晚风拂过,激起片片涟漪。仓央嘉措在小时候,就听说过湖水的传说:
在不知多少年前,青海湖底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青草茂盛。在这肥美的草场中,有一口神奇的井。井水源源不断地涌着甘泉,即使到了旱季都不会干涸。甘甜的井水淙淙流出,汇成了一条清碧的小溪流。依靠这口井,这里的牧民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
后来,一位叫白马江乃的智者住在神井边上修行,同时给来往的人布施神井的水。一日,白马江乃要去印度进修。临走前,他嘱咐自己的徒弟要继续施水,还一定要记得盖井盖,但他却忘了告诉他不盖井盖的后果。
徒弟忘了盖井盖,不断涌出的井水从神井里喷涌而出,汹涌澎湃,冲走了牛羊,冲毁了房屋,也冲走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最后,这里形成了汪洋大海,形成了如今的青海湖。
仓央嘉措想看的不是神迹,他想看的,是他从未见过的辽阔。站在湖边,这一望无际的清波,荡漾着潮汐的声响。清冷的风,吹拂着他的身体,仿若置身于宇宙的空旷。
他知道,这冷冽的湖水是无情的。可这世间,有多少事是有情的呢?命运是无情的,权力是无情的,人心的有情在这些之前,也苍白无力。他想到了佛祖所说的空,原本这世界就是无情的,它是空的,哪来的感情。可他却一直执著于有情,这难道错了么?
这湖水中的神井旁,那个无辜的小徒弟,他不过是执著地遵从师父的吩咐,为有情布施,他想学到一颗慈悲的善心,可只是一个疏忽,却带来了自己和整个村庄的毁灭。是他的有情错了么?如果他什么也不做,一切都不会发生。他如果无情,或许还能救更多的人。
在这有情和无情中,仓央嘉措迷惑了。他不知道,他一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