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入塔!(3 / 4)
就算从他当选的第一天开始计算,这条路的使用期也不过四年多,五年不到而已。
可是现在路面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磨损痕迹,显然使用的石材并不是十分耐磨的种类。每每联想到大型市政工程,那种在阴暗地方一边躲着偷笑,一边摸着自己荷包鼓鼓的镜头就会出现在我脑子里。
哪知道老车夫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修路哪能让市民出钱,这都是葛兰斯彤大人自己掏的腰包,历来都是如此。小姐这么说是指着路面不咋样是吧?呵呵,修这条路不比别处,这一任修的不还得为下一任执政官大人留点后路么!”
我这才恍然大悟,市政工程在实行直选制度的地方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宣传,和收买人心的手段。就像古罗马的大佬们总是不停的自掏腰包修建大型斗兽场、公共浴室和集会广场一样,政客们习惯于通过这种带有鲜明个人刻印的公共建筑,彰显自己的慷慨、富有和实力,并由此由此赢得声誉和选票。
之所以用材不咋滴,一可能是政绩工程注重形象更多一些,为了颜色美观,而选择了硬度低一些的材料;二则是为了给后任,或者是连任时再次重修留下借口。
要是准备重修拆旧路的时候,发现路面还是好好的,一副可以再用一百年的样子,那就煞风景了。
“这栏杆是怎么回事?”我指了指两旁比栏杆制造工厂的展示架还要花样缤纷的的直道护栏。
“栏杆跟路面不一样,一个不好就会冒犯圣湖,就算只是落了会灰尘什么的,也是大罪过,所以栏杆轻易是不会动的。除非是遭了兵灾之类的祸事,或者经年久了实在不能用了,才会郑重请祭司先跟圣湖告了罪,再请最虔诚的老工匠一点点小心翼翼的修理。”
呵呵,原来如此,修路面是长面子的事,人人抢着做;修栏杆却要冒风险,若是修完后发生点天灾**什么的,即便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干系,也会算到他“施工不尊,触怒圣湖”的倒霉鬼头上。
更何况,路面修缮偷工减料是心照不宣的常例,怕就怕它质量太好;而修缮栏杆却是个比绣花还麻烦的精细活,费工不说那得大把大把的钱财往外砸。到底花的自己家钱,经济账还是要好好算算的。
于是,因着以上种种,才有了如今直道上这路新栏旧的奇特景色。
直道给人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它的“长”了,如此宽阔气派的道路,远处看却是副筷子似的比例,究其原由就是它实在太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