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1 / 4)
同样是少年登基,失去父亲保护的帝王,玄烨和顺治小时候过的日子根本无法相提并论。除了初一、十五的大朝会,玄烨每日上午还是在上书房读书。但是下午,却被琬潆带着身边教导。从最开始的朝庭大致的情况,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具体情况,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给他分析职能特点,应该如何选用这些部门的官员。有时也会把奏折上重要的内容大概的说给他听。在琬潆的身边耳濡目染,玄烨被带领这进入一个新的天地。如饥似渴的吸收各种知识。玄烨心中感慨,怪不得说学然后知不足。三年前的自己,以为失去皇阿玛以后,行事已经于以往不同。而如今的自己,会头想想,只觉得三年前的做法太肤浅了,也只放在小孩子中间才能看看,如何能和混迹政坛的大臣们相比,更不用说皇额娘的英明决断了。
又想起这几年有人在自己面前嚼舌头,说自己十三四岁应该可以亲政了,至多等到十五六岁便是长久了。只是皇太后恐怕不会这么情愿还政,至少会拖到自己二十的时候。当时只是纯粹觉得皇额娘那般疼爱自己,定是为自己着想。开始学习朝堂政事以后,方知道皇额娘的决定何其英明。自己要学的是在是太多了。便是寻常的士子,苦学多年,二三十岁为一方父母,便算得上年少有为了。换做自己,哪怕是如同众人陈赞的那样聪慧,也不可能十几岁就能掌管一个国家。越发觉得那些那些人可恨!说千说万,百善孝为先。那些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离间母子之情,欲陷朕于不孝,便离不得其心可诛几个字!
玄烨翻看动着琬潆挑选出来的经典奏折和案例,提笔构思。琬潆给布置了一道作业,写一写关于六部和施政方针的看法。皇额娘说过,“作为一个帝王,结果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大局的眼光和任用、掌控臣子的手段才是重中之重。掌握了臣子,就是掌握了朝廷。吏部、户部和兵部是极其重要的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任命这些地方的官员,就必须更加谨慎。”
再想想皇阿玛年幼的时候,就是读书习字都要小心瞒着多尔衮,和自己一比,真是天上地下。大权是掌握在别人手里还是自己额娘手里。自己额娘手段如何,对皇子来说,真是太重要。当时皇阿玛亲政一定很艰难。关于皇阿玛的名声……玄烨摇摇头,不知道是那些人有心抹黑,还是事实如此。自失一笑,倒是多想了。只怕皇阿玛亲政没几年,皇额娘就开始参与朝政了吧。自己有记忆的时候,皇额娘都已经帮皇阿玛批阅奏章了。
怪不得皇额娘和自己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