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部分(3 / 6)
席。
刘家几代书香,老太爷生前也是一方名士。潘氏又补了一张请柬,请的还是女眷。
潘氏又想到薛家。老太太的义女借住在他家,多得其照顾,怎么也该表示一下。于是,又写了张请柬。
潘氏事先吩咐了管家娘子,见薛婶来了,就同刘氏婆媳一起,与陈大少奶奶安排在一处入座。亲戚们坐在一处,好说话,热闹不拘束。
开席前,潘氏走了一圈,与女客们打招呼寒暄,特地在这一桌多停了一下,与这几位含笑问好,多说了两句话。
受宠若惊,刘氏婆媳与薛婶,甚至陈大少奶奶都明白,同知夫人是看在张歆面子,才送给她们这番体面。
程启那张请柬是同一般客人一起送出的。潘氏思忖一番,亲自又写了一张,请程董氏务必赏脸光临。
董氏拿到这张请柬,很是高兴。说起来,福寿阁如今有一半是她的陪嫁换的。儿子们没分家,公中账务都在她手中,程启当日支援前大舅子,用来盘下酒楼的六千两也是从她手里磨去的。要说福寿阁整个都归她所有,也不过分。可气这个儿子对外人经常缺心眼,对着自家娘就精明过度起来。虽没明说叫她别去酒楼添乱,可绕来绕去,就是这个意思,还拿她从前的话来堵她。母子之间有关酒楼的对话,好几次都以董氏被隐含下面意思的话语噎住,而告终:“你老人家当初一点不肯帮忙,非要我自己争口气,把酒楼的生意搞上去,如今刚有转机,有点起色,你可别一高兴,给我搅黄了。”
其实,董氏比儿子更看重更在意这个寿筵,更想保证成功,因而总担心程启一味顺从张歆,张歆盲目追求新奇花巧,不懂规矩,说不定哪里处理得不好,惹出乱子,连累了程启。
从阿瑞传回来的消息,张歆似乎对人冷淡,独断专行,不少事上瞒着防着程家的人,也就是本来老实又鬼迷心窍的程启看不出来。董氏听得出来,阿瑞对张歆很有意见,对她的话并不全信,想要问问儿子,可程启对张歆放心得很,既不了解细节也不关心,怕董氏找到借口插手,心怀抗拒,还指责阿瑞不服从领导,有心滋生事端。
这么个情况,叫董氏怎不悬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看看,没问题最好,有问题,她也可以早点帮忙解决。偏偏有一回被程启推拒得恼了,又一次冲口说出:“不管就不管,弄出事体,你自己去板直!”程启不服软,董氏放不下面子,只能干着急。
余府的请柬,程启悄悄收了,显见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