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罗扬的日志:江山风雨谣(9 / 15)
国人的宫殿,铺着斑斓的马赛克,透出华丽的光芒。很难发现地缝间隐藏的肮脏,以及肮脏下滋生的蛆虫。华贵包装下却是藏污纳垢,打着和平的幌子。
我们忍受着饥饿和寒冷,还有僵硬的躯体、燃烧的心。就这样,从黑夜,到黎明,再转入黑夜。我们看不到曙光。
……
呐喊的潮汐于无望和无奈中消退。熊熊燃烧的心却不曾熄灭。在沉默中爆发,还是退却?一个漫漫的长夜。
看那片海洋,如同夜一样深沉,深不可测。什么能唤醒沉睡?在那东方,一片沉睡的黑夜的土地。我们用年轻的血液和燃烧的心所卷起的阵阵波涛,还远远不能撼动它吗?
让风浪更大些吧!挺直脊梁,走向深不可测的海或者夜,只为能够唤醒。
我愿为此付出一切,包括爱和生命!
……
一个优秀青年伴随着他无法忍受的屈辱或者说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葬身爱琴海,这是当初一心要儿子出国留学的罗焕彰教授没有料到的。罗崇俊本来应该回国却转道意大利去寻访罗马城,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他应该有这样一个符合心意的理想归宿吧?但他走得毕竟太年轻、也太轻率了!
年过半百的罗焕彰对着儿子的日记本老泪纵横……
除了罗崇俊,罗焕彰原本还有个女儿,小名臻儿,她的的确确是殉情而死的。
按平安县城的习俗,臻儿从小定了亲。当她十七岁准备出嫁时,却收到了男方要求退婚的信。原来那个男青年去参加了军队,他不希望自己耽误臻儿的青春。臻儿给男青年去了数封信,告诉他她对他的真情以及会一直等他回来的决心。后来男青年参加了北伐,不幸阵亡。一同阵亡的还有罗焕彰的一位挚友,此人也姓罗,就是他把臻儿的未婚姑爷带到军队里去的。挚友死后,留下一个不到三岁的儿子,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就这样,罗焕彰夫妇将挚友的遗孤接回到家中并收为养子,随长子的名字给他重新取名为罗崇文。
某一天,也就是未婚姑爷的忌日,臻儿不小心掉到井里去了。一个大家小姐,既不承担打水的工作又不自己洗衣裳,谁会相信她是不小心掉到井里的呢?
罗焕彰夫妇年过半百先后经历了丧子丧女之痛,也可以说他们的一双儿女是因为生长在这样一个贫弱而动荡的国家且为了“国事”才丧命的,他对眼前依然时刻面临着战火的“国事”便有些心灰意冷,对养子罗崇文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