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记忆的颜色(6 / 9)
亲找到他时,他却对你父亲说,你现在还敢提这个?当年西路军进城征集物资,除了老百姓主动募捐的,大部分都是打倒土豪劣绅后开仓夺来的。因为罗焕彰为共产党做过一些事,首长奉上级指示才没有开罗家的仓。罗忠主动捐了财物,是他作为劳苦大众中的一员所支持红军的个人行动,与他的主人有什么关系?至于这张证明,是他当卫生员时写下的,没有首长签字,根本不能拿来作为有关重大政治问题的证明材料,到时“他们”根据罗忠提供物资的数量再追究罗家的成分,岂不要捡一顶地主帽子?
母亲愤愤地对罗扬诉说整个事情的经过。每当提起往事,她都称那位名人为“那个人”,而“他们”则是指造反的红卫兵和县革委会的人,还有文化馆的麦三。
母亲又说,你父亲刚走出那个人的园子,就被“他们”抓住了。你父亲生前怀疑是那个人给“他们”通风报信了。因为你父亲到他家时已经凌晨,又冷又饿,他的夫人倒很客气,是一个明事理的女人,赶紧去厨房里为你父亲做了一碗汤面。那个人出去了一趟,说是到后院拔几棵香菜。这明摆着是说谎,冬天的园子里哪会有香菜啊?后来的事你都知道,你的父亲被“他们”押送到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个草场上。
许多年前流落到平安县的湖南娃娃兵至今还活着。他现在满头银发,戴着一副黑色阔边老花镜,人们都崇敬地称他黄老。
罗扬随县档案馆的一个朋友到黄老家里时,他正在练书法,临摹的是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对这首词黄老已经临摹了几十年,标准的毛体。有一段时间,县委每一位新上任的领导和砂城的一些知名人士都要登门向黄老求一幅这样的字,拿回家端端正正挂在书房或者是会客室里。黄老还做诗,都是古体诗,大致是歌颂过去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
黄老就是《红旗漫卷西风》的作者。罗扬因了这部砂城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才特意让朋友引见来拜访他的。罗扬想确切地知道那段历史,尤其是红军进驻平安县后关于罗府的真实情况。
听明罗扬的来意,黄老激起了很高的兴致,他撂下毛笔,用沾着几滴墨汁的手紧紧握住罗扬的手,表示着他由衷的最热烈的欢迎。而书桌上那幅还没有写完的字被撂过去的毛笔涂了鸦,算是彻底糟蹋了。但黄老并没有觉得可惜,他吩咐保姆将桌子上的纸、笔和砚台收拾掉。他的夫人早些年去世了,一直是一位从他的老家湖南来的保姆照顾他的生活。保姆收拾干净桌子,又过来泡了茶就走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