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记忆的颜色(7 / 9)
黄老请罗扬他们坐下,然后娓娓讲述他的传奇经历。他离休后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给别人作过报告了。
黄老说,当年他把伤员安顿好就离开县城去找部队,但部队已经被马家军打散了。他在队伍征战过的地方流浪了许久,为了不让自己的湖南口音被马家军的游兵散勇识破,他像哑巴一样闭口不言,别人也都把他当成哑巴,因此他隐蔽得很好。那段时间他给老乡帮过短工,甚至讨过饭,后来一对没有子女的老夫妻收留了他。
平安县解放后,湖南娃娃兵找到组织道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组织给他在县城安排了工作。湖南娃娃兵再没有回过自己的家乡,他后来到县档案室做研究员,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整理西路军的材料,或者到机关、部队和学校宣讲那段过去的战斗历程和峥嵘岁月。他的演讲稿是事先撰写好的,还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经过了多次修改润色,都是一些鼓舞人心的激扬文字。以后的若干年里,他也因为宣讲西路军的英勇事迹而成为平安县百姓敬重的英雄和偶像。以上内容也是他创作那部十几万言的《红旗漫卷西风》的主要脉络。
最后黄老感言道,当年的西路军在河西地区遭到马家军围追堵截,他们不能按既定计划西进,但是,如果他们能当机立断向东突围,就不会遭遇如此惨重的失败。后来的许多史评家和文学作者说,西路军兵殇祁连策应了河东地区红军的军事行动,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创造了条件。事实上,这应该是历史的误会。西路军在这苦寒之地被动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们的光荣是以全军覆没为代价的。
黄老停止讲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然后站起身在屋子中央走来走去,并用纯正的湖南口音吟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很有一点主席当年的风姿。只可惜,黄老身材矮小,又加上他人老背佝,在外形上就与主席相去甚远,更不用谈气势了。
黄老这次吟诵《沁园春·雪》并不十分专心,以至于影响了效果。那些字句只是因为熟练才从他的口中机械地溜出来,而他的脑海里却在想别的一些事,或者在琢磨前来拜访他的陌生人。这从他游移不定的目光中可以看出来。因此,他的吟诵显得毫无激情。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已经走向暮年的湖南娃娃兵来说,宣讲西路军历史以及自己的英勇事迹能带给他的激情愈来愈短暂,相反,有时甚至是一种精神折磨。他的年纪越大,这样的状况也越明显。一般而言,年轻人往前看,他们不管过去如何,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