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1)(11 / 23)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现在到了该选定刺杀目标的时候了。
经过商量,汪精卫等人决定刺杀时任总理大臣兼军机大臣的庆亲王奕劻。但一番打探后,发现庆亲王府戒备极为森严,出入的亲兵护卫众多,一时之间难以下手。
恰在此时,奉命前往欧洲考察海军的贝勒载洵、载涛等人归国,汪精卫于是改变刺杀目标,组织暗杀团成员,准备在前门火车站刺杀归国的载洵和载涛。
按照商定好的计划,当天汪精卫、黄复生和陈璧君三人雇了马车前往前门火车站,汪精卫和黄复生携带装有炸弹的皮箱在车站门口等候,陈璧君则在马车上接应,一旦发现载洵和载涛,汪、黄二人便扔出炸弹,然后立刻冲回来,跳上马车就跑。
但吴樾刺杀出洋五大臣的案件发生后,满清要员无论出行还是归来,都不敢大张旗鼓,唯恐招来杀身之祸。载洵和载涛此番归国,不敢摆排场,而是异常低调,竟换了衣服混在普通民众中悄悄地出了火车站。汪精卫和黄复生蹲守许久,始终没有发现载洵和载涛的身影,最终只能终止这次刺杀行动,把炸弹又拎了回去。
先后选定了端方、奕劻、载洵和载涛为刺杀目标,但都未能成功,反而刺激汪精卫下了狠心。当黄复生询问下一个刺杀目标是谁时,汪精卫愤然地说出了两个字:“载沣!”
溥仪登基时年龄太小,其父载沣以摄政王的身份监国,手握天下大权,是整个清廷最为核心的人物。黄复生、喻培伦等人听到“载沣”二字时,都不禁面露惊色。
“擒贼便擒王!”汪精卫毅然决然地说道,“半年前断指同盟刺杀了伊藤震惊世人,我们暗杀团现今便刺杀了载沣,也让世人大吃一惊!”
汪精卫提到的断指同盟,是朝鲜人安重根组建的秘密暗杀组织,他话语中提到的伊藤,则是曾四度出任日本首相和枢密院议长的伊藤博文。宣统元年汉历九月十四日,伊藤博文前往会见俄国的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在哈尔滨火车站遭遇安重根行刺,身中三弹而死,此事震惊了全世界。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之时,汪精卫正好乘轮船抵达天津,准备入京刺杀满清要员。闻知此事,汪精卫心神撼动,心绪久久难以平静。所以当半年后刺杀载洵和载涛失败,在重新选定刺杀目标时,汪精卫不禁想起了安重根的义举。
安重根刺杀了日本政坛第一人伊藤博文,使得整个世界为之震惊,汪精卫也打算刺杀满清政坛第一人即摄政王载沣,也要让全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