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 / 6)
,我希望你注意两件事。暂且就称作是出入之处吧。第一,看看他杜孟的同事是怎么评价他的。”
“那第二件事呢?”
菲斯克笑了。“你看见时就会知道的,”他说,“你很尖锐。你找到了我们的书,不是吗?”
亚历克丝从最早的剪报开始看起。那是1982年1月的文章,写的是一名女研究生令人震惊的北海。肖娜·惠特利遭到袭击,凶器怀疑是一把斧头。惠特利被砍得体无完肤,作者写道,那情形“不堪入目”,她头上单单放着一本书:法洛斯的《线圈》。文章里引用了女生的男朋友的话(“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禽兽才能对一个人下这种毒手”)以及杜孟大学校长的话(“我们打算调集所有的资源来阻止这个变态”)。截至发稿并没有嫌疑人受审。
第二篇文章的日期隔了—天。第二具尸体被发现了。阿比盖尔·默里,另一名文学专业研究生,在她的校园公寓里被杀害了。凶器同样被推断是一把斧头:凶手下手同样残忍,而且同样单单一本书(这次是法洛斯的《沉默是金》)被放在死去的女孩脸上。
下一篇是关于搜捕凶手的概况报道。其中包含了读者能想到的会用在一起未破案件报道中的所有语言。没有嫌疑对象,几乎没有线索,而杜孟的校园已震惊了。亚历克丝第一次读到了“连环杀手”这个词。
到了3月中旬,案子有了突破。
1982年3月17日,理查德·奥尔迪斯博士被警方审问了。报上有一条简短的报道,配了一张奥尔迪斯在教师名册上的照片。当时,警方只是对奥尔迪斯“感兴趣”,因为他教过肖娜·惠特利现代文学,而且有人看见他在杜孟多个不同的公共场合和阿比盖尔·默里见面。这篇报道的基调几乎可以说是漫不经心的,似乎作者压根没想过那么广受欢迎的奥尔迪斯会和这个案件有牵连。
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奥尔迪斯于4月初被捕,紧接着的一篇报道对此作了回应。文章里引用了一系列的说法,大多来自杜孟的教授们之口。这些评论都不是什么好话。“理查德非常古怪,”一名拒绝透露姓名的教授说道,“他总是很难被看穿心思。”另一人说道:“当你和理查德说话时,他几乎完全是在根据你的喜好去校准自己的表现。真是一条变色龙。”另外有些人提到了奥尔迪斯和受害者之间的联系,以及犯罪现场本身——尤其是杀手把法洛斯的小说盖在女孩们脸上这一该死的巧合。亚历克丝开始意识到这些教授们发表言论时都用的是过去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