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4 / 6)
比,里根的成绩就相形见绌了。然而,不可将尼克松的胜利当成保守主义运动的凯旋,因为尼克松只是个过渡性的人物。他利用了这一运动的政治策略,其实这一策略很大程度上是他创制的,但他与该运动的目标并不一致。对尼克松而言,一切都是出于私利。
尼克松对美国政治运行方式的影响,无论如何评价似乎都不为过。毕竟尼克松的做法表明,怎样利用种族分裂以及人们对社会变化的焦虑情绪、对外来威胁的谈虎色变,来将劳工阶层的白人从“新政”联盟中剥离。他还发明了操纵媒体的艺术:福克斯新闻董事长罗杰·艾利斯(Roger Ailes)是尼克松的传媒顾问,在乔·麦金尼斯(Joe McGinniss)1969年的书《出卖总统》(The Selling of the President)中也是主角之一。后来尼克松首开恫吓媒体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在小布什执政的大部分时间里成功地压制了异议声音。因报道了坏消息便指责新闻媒体的手法,也是他开的先河。
正是在尼克松任内,成功施展下流手段成为共和党内的晋阶之道。1970年,年轻的卡尔·罗夫(Karl Rove)在从一位民主党候选人那里偷来的竞选信笺上印制推销免费啤酒的虚假传单,破坏了一场竞选集会;次年罗夫从大学辍学,以担任“大学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执行长,那是个有薪酬的职位。两年后罗夫竞选“大学共和党人”主席时以欺骗手段获胜,赞扬他的是时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老布什。
保守主义运动分子为这些做法鼓掌,但他们不喜欢尼克松的政策。当《风暴来临之前》一书的作者里克·波斯坦因(向一群保守派)讲述保守派在尼克松政府的下流手段中扮演的角色时,一位听众抗议说,尼克松当时并非保守派分子。他还说:“直到‘水门’事件后,我才开始喜欢尼克松。”
的确,尼克松的实际政策与他的政治手腕不同,完全不符合保守主义运动分子的期待。在国内事务的治理上,他是一位温和派,甚至可谓是自由派。他增税、扩大环境管制,甚至准备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在对外事务上他展现出同样的务实作风,既与中国开启对话,同时又继续打击越南。后来证明,尼克松讨厌很多东西,但他并不和保守主义运动一样讨厌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无论如何,在那时,保守主义运动的时机尚未成熟。
某种意义上,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守主义的处境类似于“新政”运动前身在20世纪2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