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4 / 6)
最顶端0.01%人口除了高管外,似乎主要是体育与娱乐明星。
所以,从直觉来看,收入不平等总体上的加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最杰出、最聪明的人获得社会报偿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报酬一直很丰厚,但现在却丰厚得离谱。
问题显然是,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一般而言,对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收入的大分化,有两种相互抵触的解释。一种解释是其根源是技术需求的提高,而技术需求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在全球化推动之下的科技变化—那些想让人觉得自己理性明智的人喜欢这么说;另一种解释则强调制度、规范与政治权力的变化。
科技进步会加大收入不平等吗
对不平等加剧的一般解释(姑且称之为安全解释,因为那些不想招惹是非的人喜欢这一解释)是说,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提升,而后者主要是科技变化推动的。例如,2006年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齐尔就这样说道:
收入不均大体反映了“技能投资”收益的增多,“技能投资”是指工作者完成更多的学业、获得更多的培训、获取新的本领……技能高超者与技能不善者的收入相差如此悬殊,原因何在?经济学家大多认为,这从根本上可以归因于近二三十年来的科技变化。在我们这个科技先进的社会,与科技相对落后的社会相比,技能的价值更高……随着电脑重要性的日增,一个工作者要有效地生产,学校所要求的技能、通过在职学习而获取的技能都近乎是不可或缺的。人们今天所做的普通工作与1900年或1970年的普通工作相比,对技能水平的需求要高得多。引申一下拉齐尔的话:以个人电脑、手机、局域网、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科技,需要更多有完备正式训练的人以制造、规划、运行和修理这些新玩意儿。与此同时,对重复性工作者的需求减少。例如,与1970年相比,现代办公室里的秘书大大减少,因为有了文字处理程序,打字员已经基本不需要了,有了网络,对文件归档与修订的需求也大大减少了,但经理人数仍与以往相同。与局域网连接的条形码扫描器减少了必需的收银员与存货监管员人数,但营销顾问之多却是前所未有的。在整个经济体中,诸如此类的情况不胜枚举。
科技变化提高了技术需求,从而导致收入不均的加剧,这一假说流传甚广,以至于在各种大会上,经济学家常常不加解释地使用SBTC这一缩写,其意思是“技能偏向型的技术变化”,仿佛听众都明白其含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