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部分(4 / 6)
显示,选民唯一的变化就是向左转了。也许与贫富不均加剧令人产生的期望相比,左转的幅度不大,但至少舆论并未跟随共和党剧烈右转。然而事实却是,共和党人连连赢得选举—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后这一势头虽有所减弱,但远未消退。那么共和党选战大胜的原因何在?
虚伪的政治
一股意欲减税并取消福利国家的运动要赢取群众的支持势必问题重重。减税,尤其是保守主义运动分子想要的减税,会把公众的主要福利拱手送与一小群人,而社会保障网络的弱化,还会给更多的人带来伤痛。保守主义政策与生俱来的不得人心,可以通过其组织力与财力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但通常情况下,要赢得选举,保守主义运动分子还需找到一些办法来转移话题。
在2004年的名作《堪萨斯州怎么了》一书中,托马斯·弗兰克(Thomas Frank)描述了一幅黯淡的图景—劳工阶层的选民一次次地被各种烟幕弹轻松欺骗。
诡计一成不变,幻想也始终如故。为制止堕胎而投票,得到的是资本增值税的逆转;为使国家再度强盛而投票,得到的是去工业化;为反对那些“政治正确”的大学教授而投票,得到的是供电业管制的解除;为摆脱骑在背上的政府而投票,得到的是从媒体到肉类加工所有行业的集中与垄断;为挺身迎战恐怖分子而投票,得到的是将社会保障私有化的企图;为打击精英主义而投票,得到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秩序—财富的集中度达到我们有生以来的最高点,工人无权无势,CEO的薪水升上了天。这幅图景有多少真实度?弗兰克的书面世时曾令我大吃一惊,但我现在仍认为,该书精辟地描述了保守主义运动拿情绪化议题做文章的出色本领,以及其在治国大计选择上的虚伪。劳工阶层选民所受的愚弄究竟有多深?针对这一点,政治学家已提出了质疑,其代表就是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同事拉里·巴特尔斯(Larry Bartels),他写了一篇回应的学术文章,题为“《堪萨斯州怎么了》怎么了”。
实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投票变得更以阶层为基础,而非脱离阶层。鉴于共和党性质的变化,这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和党的执掌者遵循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准则,接受“新政”的遗产。在那段时期,自视为共和党人或为共和党人投票的倾向,在高收入与低收入白人中并无多大的差别。但自保守主义运动接管共和党以来,一种剧烈的阶层分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富人为共和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