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力挽天倾(叁四) (1)(16 / 22)
大水,朝廷遣使赈恤。高宗永徽二年诏,其遭虫水处有贫乏者,得以正、义仓赈贷。开元二十一年,京师饥,诏出太仓米200万石赈给。到了后期,朝廷在京师屡出太仓米贱粜,在河南府出含嘉仓米出粜,在其它地区如郑、滑、定、越等州则中以当处义仓斛斗赈给。总之,在唐代,即使是凶荒年景各价极高,由于陆路运输成本太高,粮食流通范围亦未见扩大,朝廷仓粮流通也仅限于各州郡、城镇范围内。灾歉之际,长途流动的多是人而非物。换言之,超越千里的粮食长途贩运只在顺流而下的水路和朝廷不计成本的水陆结合的漕运才可实现。
既然运送不能实现,那么粮食生意就只能就地来做,而军队一旦出征,所耗费的粮食更是惊人。这就是为何有了李曜掌握的河东军械监之后,李克用遇到一次大旱,就立刻变得缺粮的原因了。李曜再怎么了得,除非完全不计成本四处调度,才能勉为其难不使粮食匮乏,否则的话,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旱情爆发之处粮价飞涨。
而且李克用这些年打仗就没停过,那个消耗又岂是玩笑?
想到这里,李曜捏了捏眉心,道:“除了这些之外,陆运司驰道的规划某也已然批准了,河中七州之间的官道都要重新整修,修成驰道,要求是暴雨不断路。待驰道修成,河中诸州之间的粮食调拨便要轻松许多,至于河东方面,待河中修完,看看成效,再决定是否照此办理。”
张全义苦笑道:“就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节帅。”
李曜微微一笑,道:“二位还是要多去农业司,最近有几项研究,某十分重视,不知二位可曾知晓?”
二张对视一眼,同时摇头。李曜道:“一个是养猪,一个是蓄肥。”
“蓄肥?”二张同时反问了一声,看他们的模样,显然没有听懂。
李曜笑道:“某之所谓肥,肥料是也。”
张全义苦笑问:“那,又何为肥料?”
李曜干咳一声:“便是粪。”
张全义愕然,张居翰也奇道:“节帅为之易名?”
李曜摸摸鼻子:“所谓肥料,乃指使地肥沃之料,只是换个说法罢了。”
张全义想了想,问道:“节帅的意思是,储存粪……那个肥料?”
“不光储存。”李曜道:“施肥是一门很严肃的学问……”
张全义老大不小了,听了这一句,却忍不住“噗”地笑了一下。李曜偏偏不笑,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